已经成为论文影响力的重要指标,能从Sci-hub下载的论文的被引次数
- 日期:2020-07-02 15:41:52
- 来源:互联网
- 编辑:小狐
- 阅读人数:729
鱼羊 发自 凹非寺
嗑盐的你,用过Sci-hub吗?
作为一个能免费看论文的学术搜索引擎,Sci-hub是科研人员的秘宝,同时,却也是学术出版商眼中的大毒瘤。
现在,有人站出来,用统计数据为Sci-hub正名:
这个结果一公布,立刻引发了网友的共鸣:
我总要先能看文章,才能引用啊。
Sci-hub,让文章更具影响力
这项针对Sci-hub影响力的研究,被研究人员们公开放在了arXiv上。
研究人员认为,Sci-hub作为一个闻名全球的项目,对于学术体系中的所有人都影响深远。
因为它能绕过大多数学术出版商的付费墙,实际上增强了论文的潜在影响力。
数据集
研究人员为此准备了两个数据集,其中包含Nature、Science在内的12种顶级期刊上发表的文章信息,横跨神经科学、经济学等多个领域。
第二个数据集则来自传统的Scopus数据库,包含同一时段内,在选定期刊上发表的所有文章。
对于每一篇论文,研究人员都统计了其中图表的数量。另外,还统计了每篇论文第一和通讯的H-index、每本期刊的影响因子,以及每个所属国家的研究资源等数据。
研究结果
根据引文统计分布,文章引用次数超过2000次的论文被视作离群值。
研究人员通过最小二乘法、离群值影响、带有工具变量的稳健回归、异方差校正等等一系列广义加成模型来评估关系的敏感性。
在所有选定的期刊和涉及的学科中,Sci-hub的影响都很明显。
另外,结果也表明,图表丰富的论文更容易被引用。
研究人员认为,这样的 Sci-hub效应具有多重意义。
第二,Sci-hub效应的存在,表明论文的版权限制,很可能会阻碍科研人员的工作。
不过,矛盾的是,Sci-hub的存在也可能反过来维护了当前的出版—当人们有途径能获取免费论文时,对封闭出版带来的限制感知就没有那么强烈了。
影响全球学术界的Sci-hub
Sci-hub创建于2011年。创始人是一位来自哈萨克斯坦的研究生Alexandra Elbakyan。
她的初衷很简单—天下苦学术出版商久矣。
毕竟,学术出版商是这样定价的:
对于一家上市公司来说,赚取多少利润合适,答案是“看市场能承受多少”
而早在2012年,Elsevier公布的利润率就已经超过了40%。赚钱能力甚至超过了苹果、微软等科技巨头。
这样的巨额收费,一直被认为是在阻碍科学开放、知识民主。
这无疑动了学术出版商的蛋糕。单纯站在法律角度,也确属违法。
2015年11月,在Elsevier的控告下,Sci-hub域名遭到封锁。从此Sci-Hub开始了流浪之旅,迁移到美国无法管辖的地方,网址频频更换。
创始人Elbakyan也为了避免被引渡到美国,开始四处躲藏。Science网站评价她是“可敬的利他主义抑或大型犯罪者,而这取决于你的立场。”
正如这项研究中谈到的,对论文的访问限制,可能会导致科学研究无法充分发挥其影响力。
你觉得呢?
传送门
完—
特惠福利 一站式音解决方案
վ“ᴗ” ի 追踪AI技术和产品新动态
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:
影响力
影响力是领导者的言语指令(命令、建议、劝告)和非言语指令(榜样示范)引起被领导者作出预期反应的感召力量,它在本质上是领导者权利作用的人格表现,也即指挥和协调别人的活动中表现出的一种力量,这种人格力量对下属起到约束作用,是领导者将个人意志以各种方式施加到他人身上的能力,使下属能够按照领导者预期的方向去行动。影响力强的领导者能使学校成员团结起来,动员他们争取更大的成绩和获得更大的满足。影响力,职业五力模型第三层,包括人际沟通、说服演讲、品牌营销等。改变别人观念,影响别人行动的能力。代表人物有欧普拉、大V。影响力强的人喜欢和人交流,善于鼓舞,情绪起伏变化。
网友评论
猜你喜欢
-
学术论文有什么基本要求?
10-18 -
评职称的论文要看职称的具体标准和要求
05-08 -
央行发布工作论文,坚持稳健货币政策,坚守币值稳定目标
07-01 -
日本企业推出检验论文真实性软件,小论文作业在成绩评价中越来越重要,可以折叠成一半大的小型婴儿车面世
11-04 -
其影响因素大致有翻译语种,研究生要毕业了
06-12 -
博士生导师,以第一共发表8篇高质量SCI论文,三跨专业后又成为年轻的80后博导
01-24 -
一万篇论文,实证参营论文有多重要
06-20 -
论文推介,1:5万地形图
02-01 -
科研论文,一A重要核心期刊论文,一
08-13 -
评审指导——老师全方位讲解评审答辩流程,论文的发表和业绩的填写就至关重要了
05-13